新聞動態
xinwendongtai聯系我們|Contact Us
湖北祺禎園林苗木有限公司
郵編:431600
電話:0712-8781888
郵箱:hbqz8888@163.com
經理:徐純才18972682555
周華波15971315036
地址:漢川市福星開發區福仙公路旁
湖北群眾一年義務植樹9000萬株
發布時間:2022-03-21 17:04:48 瀏覽量:
來源: 湖北省林業局 作者: 日期: 2022-3-21 9:48:03
植樹節已成為全民的節日,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樂在其中。2021年,湖北省各地利用春季植樹造林黃金時節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共完成義務植樹9000萬株,適齡公民盡責率穩步提高。
3月12日,植樹節!這是一個綠意盎然的節日。
植樹節已成為全民的節日,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樂在其中。2021年,湖北省各地利用春季植樹造林黃金時節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共完成義務植樹9000萬株,適齡公民盡責率穩步提高。
義務植樹深入人心蔚然成風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
3月7日,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官埠橋鎮張公廟村11組,來了一撥植樹人。挖窩、扶苗、培土、澆水,人們在村灣道路兩旁栽下一排手腕粗的桂花樹苗。丹桂、金桂、銀桂……干群聯手,6個村灣栽綠3400多株。
桂花入村,讓鄉村美起來。咸安區林業局介紹,該區計劃3年內在鄉村種植15萬株桂花樹,添香“中國桂花城”,發展全域旅游。
初春時節,荊楚大地隨處可見植樹人的身影。襄陽、宜昌、黃石……各地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人們播下一片片新綠,大地展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綠色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的底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湖北、實現綠色崛起而不懈奮斗。
植一棵樹,綠一方土。每逢植樹節,湖北省林業主管部門精心組織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各級領導率先垂范,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深入人心。
不止于植樹節這一天,人們一年四季隨時植樹造林,為大地增綠添彩。去年春節,湖北省綠委辦發出倡議,號召群眾“春節在家種棵樹”,一呼百應,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留下綠色足跡。
如今,植綠、愛綠、護綠,成為社會新風尚。
“互聯網+”打開義務植樹便捷通道
3月5日,湖北省興山縣高橋鄉大槽村陸陸續續地來了許多人。大家彼此互不認識,都是受“和美興山”“興山林業局”微信公眾號的植樹邀約,相聚在海拔1460米的藍莓部落景點。
這是興山縣今年第一場“互聯網+義務植樹”活動。一個上午,參與義務植樹的志愿者們栽下600多棵柳杉樹,每棵樹都掛上銘牌,留下各自美好的心愿。
隨著義務植樹活動深入推進,各地普遍實行植樹點基地化、規范化,以便后期加強管理,確保成活成林。由此,每逢植樹季,在哪植樹?如何報名?成為群眾關心的話題。
2020年9月,湖北省綠委辦創新義務植樹機制,向全國綠委辦申請開通“互聯網+義務植樹”省級平臺,為群眾履行義務植樹責任打開便捷通道。
“義務”二字重如山,每一個適齡公民必須盡責。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包括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省綠化辦介紹,隨著義務植樹活動深入開展,湖北省適齡公民盡責率達89.5%。
“互聯網+”打開一扇門,公眾踴躍參與網絡義務植樹,去年通過湖北全民義務植樹網捐款150多萬元。據悉,這筆資金將用于兩個“互聯網+義務植樹”省級示范基地建設,分別為武漢市新洲區將軍山義務植樹基地和通城縣黃袍山義務植樹基地。
“黨員林”“愛心林”“希望林”“三八林”“青年林”……如今,義務植樹蔚然成風,許多具有紀念意義的林地也遍地開花。
群眾綠色生活幸福指數提升
3月,春暖花開,正是踏青好時節。徜徉武漢漢口江灘,綠色生態長廊讓人流連忘返。
近幾年,武漢充分利用長江和漢江“兩江四岸”資源優勢,沿岸線大力開展植樹綠化,迎水面應綠盡綠,背水面建設寬200米的林帶,與中心城區已建成的江灘公園無縫連接,使“兩江四岸”形成貫通的生態綠廊。
開窗見綠,出門遇景,四季有花。去年,當陽、安陸、大悟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市民幸福感提升。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為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湖北省林業主管部門統籌推進城鄉綠化,著力創建森林城市,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省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介紹,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森林城市11個、森林鄉村369個和省級森林城市39個、森林城鎮248個、森林(綠色)鄉村5776個。
城鄉居民綠色生活幸福指數提升。數據顯示,湖北省森林城市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以上,城鄉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日積月累,人人為美麗湖北增綠添彩。2021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40周年。據不完全統計,40年來,全省公眾參加義務植樹累計12.6億人次,植樹42億余株,創建植樹基地1536個,有力支持了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放眼荊楚大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